今年,印度已经正式超过日本,成了全球第四大经济体,GDP数据达到4.187万亿美元,日本是4.186万亿。印度政府和智库那边可高兴坏了。
当初印度刚到3万亿级别时,就有高层放话说印度要成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。印度央行行长达斯在采访里说过,印度将成为新的驱动力量,拉动世界经济发展。莫迪本人也多次表态,未来5年内赶超德国和日本,成为第三大经济体。
为什么印度这么自信呢?主要还是有点实打实的成绩摆在那。印度人口14亿多,市场大,去年还正式超过中国成世界第一人口大国。政府觉得这是人口红利,年轻劳动力多能创造奇迹。莫迪常说,一个有8亿年轻人的国家,什么办不到?
经济上,印度去年增速6.7%,在全球前十大经济体里最快,今年一季度又涨7.4%,制造业、建筑业和税收都发力。外资也涌入,苹果、三星这些公司在印度建厂,转移供应链。报告说,印度是未来两年唯一GDP增速超6%的主要经济体,到2028年可能达5.58万亿,超德国成第三。印度智库也预测,照这个势头,2029年就能实现第三大目标。
地理位置也给印度添了点迷之自信。印度周边是巴基斯坦、尼泊尔、孟加拉这些欠发达国家,一对比,印度觉得自己是区域老大。放到全球,3万多亿GDP不算啥,但在那片地方,它就是超级大国。
西方媒体还爱给印度戴高帽,说它是民主大国、增长引擎,这更助长了自大。很多人上网少,信息闭塞,以为世界都落后,中国也比不上印度。
但台湾地区的经济学专家介文汲就泼冷水了,在媒体上直言印度总爱高估自己,3万亿就想带动全球?这有点自大了。他觉得印度忽略了太多硬伤。
发展硬伤一大堆,短时间难解决。种姓制度还存在,高种姓歧视低种姓,底层人机会少。就业率低得可怜,每10个印度人里只有4个在工作,女性就业率不到9%。
各邦之间关税壁垒阻碍统一市场和工商业。营商环境差,基础设施落后,官僚体制繁琐,政策执行不一致。贸易赤字大,进口超出口,气候风险和地缘紧张也干扰增长。
教育普及率低,识字率才72.1%,全球平均86.3%,2.7亿人连名字都不会写,怎么转化成合格劳动力?贫困问题也严重,人均GDP才2880美元,远低于中国和日本。
报告提到,贸易紧张和全球不确定性会影响印度。介文汲就说,印度市场巨大,改革开放吸引外资,但贫困、教育落后限制增长。要成驱动力,先把内部问题理顺了再说,教育普及、贫困缓解才是关键。
印度经济崛起是事实,但过度自信容易忽略问题。印度要真成第三大,得解决就业、教育、基础设施。否则,人口多也只是负担。全球经济复杂,印度贡献增加是好事,但带动世界?还早。
一鼎盈配资-炒股配资-证券配资最简单最准方法-10大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