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上看到一条帖子:一个高中生想谈恋爱,打算请一个女生吃饭看电影,想让父母支援300块钱。父母有点不知所措,于是上网发帖求助。
大部分网友给意见是:积极支持,甚至提供车接车送,全程护驾。
究竟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?
我儿子也跟帖主同龄,如果有一天,他也提出同样的“恋爱”需求,我该怎么应对?
今天,我就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。
首先,孩子能够坦诚父母谈论自己的“恋爱”,这说明亲子关系良好,沟通渠道通畅,总体而言是个好现象。
如果父母表达支持与信任:“我们理解你对异性产生好感的需求”,并且适当给予援助。
那么,孩子就会继续保持对父母的信任,也会在遇到困难和疑惑时,积极跟父母保持沟通。
如果父母一味打压或禁止,那么沟通渠道就会堵塞。孩子以后遇到类似想法或冲动,可能就瞒着父母进行。
其次,要确保孩子的行为安全可控。
这就需要严肃跟孩子交代一些行为底线(以法律法规为依据),同时让孩子报备约会的时间和地点。
最后,如果要提供经济和行动上的援助,需要慎重且适度。
高中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安排交通(公交、地铁、步行、自行车,或用自己的零花钱打车)。车接车送不是必须。过度服务和过度干预,反倒是剥夺了孩子学习独立社交和决策的机会。
三五百块的约会经费,对于有些家庭来说,也是一笔不小的金额(取决于具体消费内容和城市)。如果父母爽快给予,容易让孩子误以为约会消费本该是父母的责任,甚至形成用金钱换取好感或面子的观念。
所以,父母不能对孩子的恋爱经费进行无条件、无限度的赞助。建议孩子通过自己节省零花钱,或通过其他努力来积攒约会的经费。如果暂时不够,父母可以最多援助(或借贷)一半的预算经费。
这不是父母小器,而是为了让孩子体会到金钱来之不易,并且需要为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承担责任。
总结一下,当孩子跟父母说起恋爱打算时,父母可以按以下3条原则处理:
1.开放沟通,而非包办代替:
与孩子坦诚讨论青春期情感、恋爱、责任和边界。
表达关心和支持,但明确恋爱是他自己的事,需要他自己去体验、学习(包括犯错)。
提供情感支持和建议(当孩子主动寻求时),而不是具体操作指南。
2.培养合理的金钱观:
讨论约会的预算:多少钱是合理的?钱从哪里来?(用自己的零花钱、储蓄,或者通过额外努力赚取一部分)。
引导孩子思考如何用心意(而非仅仅金钱)去经营关系,比如一起散步、参加免费活动、亲手做小礼物等。
3.鼓励独立与承担:
交通独立: 坚决让孩子自己解决交通问题。这是独立约会的底线。
计划独立:约会内容、时间安排应由孩子自己思考和决定(父母可提供安全建议,如告知地点、大致回家时间)。
责任承担:让孩子明白约会是自己的选择,需要自己承担相应的责任(时间管理、情绪管理、成绩的影响,等等)。
总之,青少年“谈恋爱”,本质上是他们学习处理复杂人际关系、体验情感、承担责任的重要实践课程。父母应该做的是提供安全网、情感支持和价值观引导,而不是亲自下场替孩子“考试”。
一鼎盈配资-炒股配资-证券配资最简单最准方法-10大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